巧手来扎染!“土法染布”走进东中校园,从“布”上生花感受非遗魅力
掌上梅州讯 “同学们,土法染布天然染是巧手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及矿物中提取染料为织物染色的扎染走进j9工艺,它的东中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27日下午,校园梅江区非遗保护中心联合梅州鼎和社工走进东山中学,从布以非遗文化进校园的上生受非活动形式,向初一及高一年级部分学生讲解了梅江区非遗项目“植物土法染布”的花感历史渊源以及染布技艺的要点,并让学生们动手体验染布过程,遗魅与非遗项目“零距离”接触。土法染布
梅江区非遗项目“植物土法染布”技艺走进校园。巧手j9
学生动手捆扎白布准备浸染。扎染走进
课堂上,东中客家服饰技艺植物土法染布项目研究者李海燕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天然染料、校园客家蓝染技艺、从布染布类型等知识点。随后,她在现场给学生们示范了染布中所运用到的捆扎、打结、夹扎等基础手法。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有条不紊地用棉布和蓝靛草制成的天然染料,进行扎布、浸染、漂洗、晾晒等工序,体验植物土法染布的魅力。
学生学习了解染布技艺要点。
学生将捆扎好的布料放入天然染料浸染。
学生展示各自染布作品。
“以前只在电视上了解过土法染布,这是我们第一次体验染布,太有趣了!”一堂生动的非遗课程结束后,学生们拿着各自的创意作品,畅所欲言地分享着内心的感悟。据该校初中历史教研组组长何翠萍老师介绍,每周三下午的第二节和第三节课是学校的拓展课时间,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社团上课。此次活动是该校第一次邀请专业人士在拓展课上为学生们讲解植物土法染布技艺,接下来学校也将加强与我市各非遗项目传承人联系,在拓展课中引进更多的非遗项目课程,让学生们更直观感受非遗技艺之美,传承非遗文化精神。
文字/视频:梅州日报记者 吴海清
图片:梅州日报记者 林翔
编辑:李舒宇
- ·祈福之旅:接财享福,巳巳如意!新春开运攻略请收好
- ·来东莞,到和美乡村过大年
- ·科技赋能、产业支撑!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
- ·家乡的土头碗,传统就像血缘将人们联系在一起|故乡的肉味
- ·这场粤菜交流分享会,见证粤喀情深、山海连心
- ·四季有花,“打工人”的阳台可以美成什么样
- ·顾益康:深化“四块地”改革,赋能“百千万工程”
- ·国潮菜受好评、小龙虾报名旺......这些热门预制菜大单品受追捧
- ·中国自研!“玲龙一号”全球首堆首台主泵成功验收发运
- ·腊味飘香年味浓,黄圃新春开门红!
- ·阳西:坚持科技赋能,群策群力共绘“百千万工程”实景图
- ·你好,尔滨,英德小红茶报到!
- ·中超赛场掀起“青春风暴”!本土年轻球员本轮贡献3球3助攻
- ·潮州市委书记何晓军:今年确保 GDP 增长5%,实现工业投资增长30%
- ·92种!广东完成全国越冬水鸟同步监测
- ·“中华战舞”跳出国门!普宁英歌春节亮相伦敦